您好,欢迎来到山东教育出版社! [请登录] 新用户? [免费注册]
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教育出版社 > 书摘书评



历史是面镜子
——读《近代铁路技术向中国的转移——以胶济铁路为例(1898-1914)》
胡明涛

2013年11月,胶济铁路济南站这座幸存的老建筑挂上了“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匾,并被济南铁路局开辟为胶济铁路陈列馆。胶济铁路历经德占、日占、北洋政府和民国政府时期,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一直沿用至今,已逾百年。这条铁路见证了山东乃至我国铁路发展的历史,见证了西方帝国主义对山东进行的经济掠夺、文化侵略。它承载着屈辱与艰辛,也传承着光荣与梦想。新中国成立后,胶济铁路几经改造,为我国工业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即将迎来全线通车110周年(1904-2014)。在工业遗产和文化遗产保护日益受到全社会关注的今天,《近代铁路技术向中国的转移——以胶济铁路为例(1898-1914)》这本书的问世可谓恰逢时机。

该书是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张柏春所长、研究员主编的《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历史丛书》之一。《近代铁路技术向中国的转移——以胶济铁路为例(1898-1914)》聚焦于胶济铁路(青岛—济南),通过研究大量翔实的德文文献,深入考察了德国占领青岛时期,胶济铁路的建设、运营,以及德国输入中国的铁路技术和管理;探讨了技术转移过程中出现的冲突与调适、中国民族主义对胶济铁路的影响、胶济铁路对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本书在研究视角与方法、史料与学术观点等方面有不少突破。作者王斌先生从技术转移的视角梳理基本史实,分析“进口—适应—技术自立”的“横向”跨国技术转移,总结了胶济铁路技术转移的特征、局限和模式。作者对中德史料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比较分析,作者亲自赴德国查阅档案、两次赴青岛查阅档案,发现了大量新史料,重新解读了已有史料,为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该书史料翔实,说理清楚,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关于胶济铁路的建设、运营、管理、冲突、调适的生动画卷。在《引言》中,作者勾勒出了当时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背景——西方的殖民扩张、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现实、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自强运动,一面是自强革新,一面是因循守旧,一面是帝国主义的强硬蛮横。第一章介绍胶济铁路的建设与运营,新贵列强要在老牌帝国主义瓜分下的中国分一杯羹,为了达到“强占胶州湾,进而徐图整个山东”的目的,德帝国主义以武力相威胁,与清政府签订了《胶澳租界条约》,为胶济铁路的规划和建设准备了必要条件。第二章,作者在对史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胶济铁路技术的输入与管理做了介绍。同时,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胶济铁路技术的转移是“作为殖民者的技术转移方”所主导的,受制于转移方的动机和接收方的社会技术水平,技术本土化的效果有限。德国人野蛮粗暴的行为方式、中国社会特有的“风水”“坟墓文化”等封建思想和复杂的土地产权导致了三次大的筑路冲突。第三章对铁路建设与运营中的冲突和调适进行了分析。胶济铁路建设时期正是中国民族主义兴起的时期,第四章分析了民族主义兴起对胶济铁路的影响。清末“新政”、山东“自开商埠”,为收回路矿利权,中国官民同德帝国主义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第五章介绍了胶济铁路对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胶济铁路的开通促使山东的运输方式、生产生活、农工矿业都发生了深刻变革,导致了山东贸易中心由烟台向青岛的转换。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名著《檀香刑》和《丰乳肥臀》就是以胶济铁路为(部分)写作背景,可见这条铁路的重要影响。

在思想僵化、固步自封的清末,铁路技术的传入是被动的,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强加给中国的。先进的铁路技术与落后的中国生产力之间,先进的运输方式与僵化的封建意识之间不可避免会产生剧烈的冲突。但是,中国人试图通过引进先进技术而实现“自强”的愿望一直没有改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规模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并将提升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当做一项国策,中国的铁路技术实现了由技术转移--到消化吸收、再到创新输出的巨大飞跃。

2012年8月7日,由中国北车集团唐山轨道客车公司为德国西门子集团制造的高速动车组车体大部件在天津港顺利装船。2013年11月26日,李克强总理出访罗马尼亚推销中国高铁,两国提出了建设高铁意向。2013年12月3日在上海交大演讲时,卡梅伦再次表示欢迎中国企业投资英国高铁项目。历史是面镜子,从认为铁路“害舟车、害田野、害根本、害风俗、害财用”,甚至因为怕惊动清朝陵寝,而只准用骡马拉车的怪相,到肯定修筑铁路为“自强要策”,再到今天我们的高铁技术“反哺”欧洲,人们思想上的革命甚至比社会革命更剧烈。我国高铁技术成功出口,这是历史的轮回,也是历史的必然。以史为鉴,通过对胶济铁路的个案研究,通过对近代中国铁路技术转移的路径与模式的总结,读者能获得历史借鉴与思想启发,为我们今天的改革提供不竭的动力。中华民族必将迎来伟大复兴!

本文发表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14年1月7日第63版

返回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读者答疑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