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山东教育出版社! [请登录] 新用户? [免费注册]
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山东教育出版社> 教育教学> 教材> 教材培训> 专家解读
教育教学——山东教育出版社教材·教辅

《小挂饰》(美术一下第八课)教材分析

发表时间:2013/2/25 8:59:57 作者: 编辑: 来源: 浏览次数:(3190)

手工制作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占了较大比例。手工制作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从丰富多彩的创作题材中进行选择,尝试各种各样的工具材料,能为学生造型表现和设计意识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更多的实践机会,并且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可让学生得到丰富的感性体验。

本课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通过欣赏,了解挂饰工艺品中造型与色彩所带来的丰富的表现力与装饰性;通过观察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小挂饰,发现生活中各种不同材质挂饰的存在,它们极大地美化了我们的生活;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用各种材料、工具、方法制作手工挂饰的趣味性。本课选择便于准备、易于操作、学生喜爱并十分熟悉的彩泥为主要材料进行小挂饰的制作练习,以其他各种不同材质的材料制作作为拓展,使学生在熟悉一种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对其他材料及制作方法展开创新联想。教师可参考这种思路组织课堂教学:欣赏评述——观察发现——实践操作——创新拓展。

本课教材围绕教学需要提供了四组不同的图片素材:

1. 古今生活中的挂饰图片。旨在引导学生欣赏西周七璜连珠组玉佩和我国少数民族服饰中各种不同的挂饰,观察其材料、色彩、组合方式,感受其美感。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对素材进行相应补充、丰富,如学生所熟知的风铃、项链、手机挂坠等,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更多的挂件饰品。

2. 学生作品图片。一年级学生动手能力较弱,本课为基础的手工操作课,重点在于对挂饰制作的初浅尝试体验,所以教材提供的学生作品大都以加工操作较为容易的彩泥为主要材料制作而成。材料加工障碍的减低,可让学生将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创作构思中。

3. 两组制作方法图解。第16页是通过做底托、粘接、压形、扎孔、打结、穿绳六幅制作过程图,将制作步骤和方法直观清晰地展现出来。教师在带领学生观察学习时应重点强调制作过程中常用的制作方法,如揉、捏、按、压、扎孔、粘接等,并示范制作方法,讲解工具的使用。第17页右上边的三幅图解,则是呈现了三种不同的连接组合搭配方式。“彩泥混合”是通过搓成条状再缠绕的手法将不同颜色的彩泥组合在一起;“材料镶嵌”是将不同形状、不同质地的材料通过按压、粘接的手法组合在一起;而“组合搭配”则是采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手法如穿绳、折叠、粘接、插接等把许多不同质地的材料有规律地组合在一起。这些图片为学生的造型组合提供了多角度的启发。

4. 其他材料的挂饰作品图片。手工制作可利用的材料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这有利于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在拓展环节展示不同材料和方法制作的挂饰作品时,教师要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心理特性和智力水平,利用教材形象性的特点和因素,尽可能地引导学生与生活中熟知的事物产生联系,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方式,营造愉悦的学习氛围,从而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尽情地投入到表现、体验的过程中。

本课的“学习提示”是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分为三步:第一步“找一找”,是选择材料,思考所选材料适合做哪种造型;第二步“看一看”,是欣赏挂饰作品图片或教师带来的实物,以求获得造型启发,为下一步做好铺垫;第三步的“试一试”就是进入实际动手制作阶段了。备课中教师可参考这一思路设计教学过程。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读者答疑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