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山东教育出版社! [请登录] 新用户? [免费注册]
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 山东教育出版社> 教育教学> 教材> 教材培训> 专家解读
教育教学——山东教育出版社教材·教辅

《材料多 点子巧》(美术一下第一课)教材分析

发表时间:2013/2/22 16:31:55 作者: 编辑: 来源: 浏览次数:(2869)

这是一个启发儿童驰骋想象、因材“施艺”且富于游戏意味的课题,也是一个让儿童初步感知造型材料和造型方法多样性的课题。

可用于本课的造型材料既丰富又唾手可得,它几乎遍布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凡一切可移动且安全的材料都可用来造型。

尽管材料家族成员众多,面貌各异,但主要由自然材料和人造材料两部分组成。自然材料,即来自自然界未经人工改变性质和形态的自然生成的材料,如泥土、沙石、竹木、棉花、树叶、果蔬、贝壳、冰雪等;人造材料即人工合成的材料,如球拍、衣服、鞋帽、碗碟、饮料瓶、空纸杯、包装盒、光盘、纽扣、瓶盖、绳索、碎布等。从造型的角度看,这些材料既有形状的不同——长短、粗细、大小、厚薄、方圆等,又有色彩的变化——色相、明度、纯度、冷暖等,还有质地纹理的区别——刚健与柔顺、紧密与疏松、粗糙与细腻、华丽与质朴等。材料的这些基本属性正是造型表现过程中“因材”创意的重要因素。

作为造型游戏课,本课宜启发想象,忌讳灌输,可以用游戏的方式组织教学,这样比较适合低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如“猜猜它是谁”之类的竞猜游戏(猜材料的种类、名称、质地等),“比比谁最棒”之类的比赛游戏(比创意、比造型、比趣味等),“小组接力赛”之类的团队合作游戏(赛速度、比数量等)。

教科书在“学习提示”中也为学生搭建了学习的“脚手架”:

找一找:在大自然里寻找可以进行美术创作的材料。从寻找自然媒材入手,逐步拓展到人工媒材。

想一想:如何利用材料的形状和颜色进行创作?这就要求先对材料的形态进行观察分析,开动脑筋进行联想,再确定一个造型方案。

试一试:用找到的材料创作有趣的作品。进入动手制作的阶段,用选中的媒材把自己的想法通过作品呈现出来。

游戏的过程既可以在学生个体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小组之间进行。因此,本课教学安排在室内或室外均可,教师可根据本地、本校的教学实际和学生实情有创意地组织教学活动。

对于低年级学生而言,本课造型制作的技法不宜要求过高,一般应以拼摆、搭建、插接、粘贴等基本方法为主,重点可放在选用材料的巧妙和造型的有趣—— “点子巧”上。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读者答疑 | 帮助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