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山东教育出版社! [请登录] 新用户? [免费注册]
公告:
您现在的位置:山东教育出版社 > 书摘书评



由家庭启蒙到留学美国 ——
摘自《胡适画传》(山东教育出版社最新出版)

上庄九年童蒙生活


胡适的故乡——安徽绩溪上庄,山水相绕,景色宜人,四周有大会山、南云尖相环绕,翚岭横隔其间,常溪河和富春江相连,山山水水,孕育着一方水土。正如清代刘汝骤所赞:“竹竿峰前,山萦水聚,杨林桥畔,棋布星罗。”别样少年,国学启蒙,又有谁能料到当年的“小小糜先生”竟会成为叱咤中国的一代巨子。

胡适的父亲胡传、母亲冯顺弟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共结连理,婚后不久,母亲便跟随父亲胡传到任,两年后,即光绪十七年(1891年),胡适生于上海,胡传为其取名“嗣糜”,行名“洪骍”。“糜”意为“麻禾生”,就是告诫家人不要忘记自己是农家的子弟。胡传于光绪十八年调任台湾,次年,母亲冯顺弟、四叔介如、二哥嗣秬、三哥嗣秠及胡适也到达台湾,也正是在台湾,胡适写下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方块字。正如其在《四十自述》中所记载:我小时也很得我父亲钟爱,不满三岁时,他就把教我母亲的红纸方字教我认。父亲做教师,母亲便在旁做助教。我认的是生字,她便借此温她的熟字。他太忙时,她就是代理教师。我们离开台湾时,她认得了近千字,我也认了七百多字。这些方字都是我父亲亲手写的楷字,我母亲始终保存着,因为这些方块红笺上都是我们三个人的最神圣的团居生活的纪念。 

也正是在台湾所打下的认字基础,为胡适回到上庄接受传统私塾教育奠定了文字功底。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中国传统的父母均将读书作为望子成龙的主要途径,胡适父母亦是如此。母亲盼望胡适念书的心是急切的,于是在胡适三岁零几个月时,便将他送到四叔介如先生的学堂里读书了。读书时,胡适号称五岁,但他还不能跨过七八寸高的门槛,读书时需要别人把他抱到板凳上,由于身体太小,胡适是坐得上而爬不下,每次上下都得需要别人的帮助。胡适在进入学堂前已认识了近一千字,所以他不需要念诸如《三字经》、《千字文》、《神童诗》之类的“破蒙”书。胡适所念的第一部书便是父亲胡传亲自编写的四言韵文《学为人诗》,书中所说的主要是做人的道理。开头几句就是:“为人之道,在率其性。子臣弟友,循理之正;谨乎庸言,勉乎庸行;以学为人,以期作圣。”由此可以看出,这完全是宋儒的口吻,胡传希望通过宋儒理学来教育子弟遵守五伦之义,谨言笃行,希望家族子弟能“学为圣人”。在胡适看来,《学为人诗》的最末三节是父亲思想的代表,其曰:五常之中,不幸有变,名分攸关,不容稍紊。义之所在,身可以殉。求仁得仁,无所尤怨。古之学者,察于人伦,因亲及亲,九族克敦;因爱推爱,万物同仁。能尽其性,斯为圣人。经籍所载,师儒所述,为人之道,非有他术;穷理致知,返躬践实,黾勉于学,守道勿失。

在上庄九年中,胡适可以说不曾享受到儿童般游戏的生活,只学得了读书和写字这两件事。无论在任何地方,总是一副文绉绉的模样,因此人们都称呼他为“糜先生”。一次和一班孩子玩“掷铜钱”的游戏,却被路过者笑道:“糜先生也掷铜钱吗?”胡适听了羞愧难当,觉得失了“先生”的身份。虽然在文字和思想上有一定的功底,但胡适在上庄的学习是文理有余而其他方面不足。正如胡适在《四十自述》中所说:“三十年来,我不曾拿过乐器,也全不懂音乐;究竟我有没有学音乐的天资,我至今还不知道。至于学图画,更是不可能的事。我常常用竹纸蒙在小说书的石印会像上,摹画书上的英雄美人。有一天,被先生看见了,挨了一顿大骂,抽屉里的图画都被搜出撕毁了。于是我又失掉了学做画家的机会。”由此可以看出,胡适在上庄的童蒙生活始终以学习为主导,这与父亲的遗嘱、母亲的严厉有关,同时又与胡适的文静性格及爱好读书的兴趣有关,这些都是导致胡适游戏童年缺失的原因。

查看图书
返回
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读者答疑 | 帮助中心